以“知识产权服务走基层、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开展已有半年。半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筹协调和各地方局的部署落实下,各地围绕活动重点任务,聚焦创新主体迫切需求,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有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共计843次,在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开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
助力创新 破解“卡脖子”难题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知识产权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行动方面,各地积极推广实施《专利导航指南》系列国家标准,鼓励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重点企业等开展专利导航工作,助力破解“卡脖子”问题。
山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以促进“十强产业”提升,服务“十大创新”“十大扩需求”为目标,组织开展2022年山东省专利导航工作,力求打造一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专利导航样板项目。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主办上海市专利导航评审工作,共有59家单位参评,其中40家单位被评定为上海市级专利导航项目,总支持资金达1200万元。河北、贵州、陕西、青海、宁夏等地也纷纷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实施产业规划类及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项目,促进专利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北京、山西、辽宁、福建、江西、云南等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入企服务”活动,深入调研企业实际需求,协调优质服务资源,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吉林、上海、河南、广西、重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还针对特色企业组织开展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研和对接服务活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核心技术研发开展专利布局,以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企业创新全链条。
促进转化 收获真金白银
如何让创新成果尽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大多数创新型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中,为了进一步以知识产权服务促进转移转化,各地多措并举促进知识产权、金融资源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各类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天府知识产权峰会·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活动中,7个专利技术交易项目实现现场签约,交易总金额达2.4亿元。在上海首届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上,50万元的现金奖励池吸引了不少科技型企业的参与。大赛通过专利运营推动专利技术的产业运用,促进了一批专利技术开展开放许可。辽宁丹东探索开展专利专项许可工作,依托辽东学院、辽宁机电学院开展试点任务,拟征集实施开放许可专利207件……
活动中,各地知识产权有关部门不仅积极引导专利技术供需对接,还为创新主体和金融机构牵线搭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帮助企业化“专利”为“红利”。
“感谢市局同志们的贴心服务,帮助我们用3件发明专利成功获得2500万元贷款,解了企业燃眉之急,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自主知识产权的价值。”濮阳班德路化学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一家生产增粘树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少固定资产做抵押,曾一度陷入资金困境。濮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了解情况后,积极联动银行及专业评估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过程、全流程指导服务,成功盘活企业资源。“今年以来我们已实现销售收入1.68亿元,其中仅专利产品收入就达1.5亿元。”该负责人说。
据统计,在今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期间,各地共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27项、银企对接活动23项,切实帮助企业化“无形资产”为“真金白银”,有力支撑了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规范行风 营造良好环境
有序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促进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规范行风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知识产权服务业加强行风建设行动方面,各地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专项整治行动政策宣讲,发布规范专利、商标申请行为倡议书,引导规范知识产权服务业秩序,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环境打下基础。
一方面,各地大力宣传优秀代理机构和代理师诚实守信、服务创新的典型案例,积极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如上海组织开展“服务创新为企业赋能”优秀案例征集活动,集中宣传知识产权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及优秀服务案例,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加大对各类违法代理行为打击力度,切实加强对平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代理从业人员监管,引导代理机构增强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
活动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完成了对河北、江苏、湖南、四川等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试点省份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并评出专利代理机构、专利代理师信用等级,进一步完善专利代理信用监管机制。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做好供需对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互联共享;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出口基地的重点指导和支持,提高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成效;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扩大活动传播度和影响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的实效性和满意度。(记者黄佾,通讯员马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