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检察官,你们发过来的检察建议有回复了,跨省卖‘假汽配’这条路今后有望从源头堵住。”近日,重庆市渝中区检察院检察官陶维俊收到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检察院的检察建议回复函,一起两地协同办理的跨区域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就此划上句号。
2021年6月,重庆市渝中区某汽修厂负责人报案称购买到了假冒汽车配件。随后,重庆警方将犯罪嫌疑人俞某等抓获归案,该案被重庆市检察院、四川省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四川省公安厅联合挂牌督办。
经查,俞某在成都市武侯区经营某汽配门市部,以开设实体店、网店等方式,销售假冒某知名品牌的大灯、中网等汽车配件,案涉四川、重庆、江苏等多个省市,销售金额约138万余元,违法所得23万余元。
“该案跨越川渝两地,我们和武侯区检察院召开了川渝知识产权线上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综合全案证据审慎考量,最终决定对俞某依法提起公诉。”陶维俊说。
2021年11月26日,经渝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俞某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6万元。
与此同时,两地检察院还对汽车零配件市场监管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开展整顿,助推消除该领域制假、售假监督盲点,更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据悉,早在去年5月,重庆市检察院就与四川省检察院联合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川渝知识产权检察协作的意见》,明确建立跨区域知识产权协作保护机制,为川渝两地检察机关跨域协作搭建起了制度框架。
“这次联合办案是加强川渝检察协作推动知识产权跨区域联动保护的一次有益实践,对于构建知识产权一体化司法保护格局,促进成渝双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结合办案,渝中区检察院和武侯区检察院还细化制定《知识产权检察协作办法》,就办案协作、经验共享、区域司法政策适用标准统一、检察数据和服务平台共享集成、检察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形成跨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长效机制。(记者满宁,通讯员陈琳、龚海蓉、易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