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走一圈,几乎每个县区,你都能找到这样的产品——它们产自特定地域,具有共同风味,被赋予“地名+产品称号”构成的特殊标识。西湖龙井、绍兴黄酒、三门青蟹、仙居杨梅、平水日铸茶、龙泉青瓷,从特征农产品到传统手工产品,不胜枚举。
它们,一致被称为“地舆标志产品”。国家知识产权局计算数据显示,到上一年11月,累计同意地舆标志产品2490个,其中浙江有近400个。此外,到上一年6月底,浙江共有经农业乡村部挂号维护的农产品地舆标志152个。
具有地舆标志,产品推广、品牌传达是否就顺风顺水?不全然。长时间以来,“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知名地舆标志,因打假、维权,增加不少烦恼。品牌和商场认识较强的浙江,也遇到过窘境,有的地舆标志产品走不出特定区域、知名度不高,有的侵权仿冒事情频发,有的品牌知名但效益却不高。
地舆标志产品维护和展开路上,浙江有哪些故事和经验?当地特征产业又怎么展开立异,助力共同富裕?记者来到绍兴、台州等地探寻答案。
重塑标志价值
“同样是文旦,玉环产的和福建产的大不一样。咱们的果子呈扁圆形,形美果香、肉糯汁甜、口感共同。”玉环市农业乡村和水利局文旦特产服务中心专职副主任陈青英,已和这一生果打了35年交道,见证它一步步打开知名度,连续8次在全国柚类质量鉴评中夺冠,并于2018年取得国家农产品地舆标志。
地舆标志,标明某产品来历于某区域,表明产品的风味、质量、诺言等由该区域自然、人文因素决议,最早雏形是1883年《巴黎公约》关于原产地称号的维护,1994年正式写入世界交易组织的《与交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法国,也许是地舆标志运营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今天,从这儿来历的AOC(原产地命名操控准则)风靡世界、家喻户晓,支撑本地出产者长时间、安稳受益。一瓶葡萄酒,若是贴有波尔多产区梅多克区域拉菲、拉图、玛歌等一级酒庄标识,就能被消费者看作顶级红酒,价格达几百至上万欧元。
“获地舆标志认证前,文旦品牌凌乱,除了较知名的‘楚门文旦’,还有‘东海明珠’‘玉环岛’‘绿源’等,难以构成合力。”陈青英说,2019年他们初次以市为整体,运用“玉环文旦”名义对外推广,地舆标志与区域品牌严密“挂钩”,让当地特征产品更有辨识度、竞争力。作用清楚明了,上一年玉环文旦产值2.8万吨,产值2.3亿元左右,同比增加30%左右。
品牌以外,地舆标志还与产区准则结合,凸显产品独有性、稀缺性,发生“1+1>2”作用。杭州最负盛名的地舆标志之一,“西湖龙井”就是一例。20多年前,杭州就开端探究分区维护、品牌运营体系。
人们将东起虎跑、茅家埠,西至杨府庙、龙门坎、何家村,南起社井、浮山,北至老东岳、金鱼井规模的168平方公里规模内茶地,认定为西湖龙井茶产区,与钱塘龙井、越乡龙井进行区分。西湖龙井产区内部,划分一级、二级维护区,一级维护区包括“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大核心产区,产值占比20%左右。
据杭州商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一、二级维护区之间,每斤茶叶价格平均相差1000元左右。上一年12月中旬的2022年西湖龙井春茶预售拍卖会上,最高成交价达1斤5.98万元,地舆标志产品的溢价能力,被充沛激活了。
“施行原产地维护,不是简单提价,也要树立一整套服务、运营体系,才干让消费者感到物有所值。”作为绍兴市香榧协会秘书长,骆成方研究过法国红酒、西湖龙井茶等地舆标志产品,以及缙云烧饼、沙县小吃等当地特征小吃兴起之路,对此深有感触。
他告知记者,绍兴共栽培香榧30多万亩,年产值约14亿元,具有“枫桥香榧”“嵊州香榧”两个地舆标志。干果一度卖到每斤240元的价格,在坚果职业遥遥领先,但知名度却不如“临安山核桃”。古树香榧的营养价值尚无科学验证,常有消费者质疑“性价比不高”。
为此,绍兴展开了新尝试——分级准则,百年以上香榧树干果,一致运用“稽山古榧”品牌,再按树龄长短、质量好坏,分出“隋榧、唐榧、宋榧、明榧、清榧”等系列产品。
上一年10月19日,“隋榧”亮相。隋朝年间栽植的香榧树青果,被精心制作,装入瓷瓶,变身高端礼品。在绍兴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香榧维护中心主任丁解忠看来,“隋榧”数量不多,直接效益有限,但它让“千年香榧故事”变得生动、赋有论题性,在上一年11月举办的第7届森博会直播中,招引3.5万人观看。
他们期待,经过形象重塑,地舆标志产品能提高知名度,走向更广阔的消费商场。
守住质量分量
不知名有不知名的焦虑,知名也有知名的烦恼。
陈青英告知记者,目前,全市文旦栽培面积3万多亩,仅有2万亩基地产品获批运用地舆标志商标。受差价、农户认识等影响,存在乱用标志、以次充好现象,必定程度危害了“玉环文旦”名誉。
同处台州,椒江区大陈海域独有的水流、水质、水温、盐度,赋予大黄鱼金黄色泽、鲜美风味。2010年,“大陈黄鱼”获批地舆标志,并逐渐集合13家上规模饲养企业,年产值近万吨,发明10亿多元年产值。同时,商场上侵权事情屡禁不止,有时还引发“价格战”,导致“劣币驱除良币”。
有没有方法既让地舆标志产品“出圈”,又有用维护商场秩序?“一般做法是包装上印制地舆标志证明、企业自有商标,咱们定时、不定时展开执法检查,冲击冒充伪劣产品,构成震撼效应。”椒江区农水局副局长吴起说,数字技能展开为他们破解地标侵权、职业“内卷”等难题带来新思路。
上一年11月底开端,台州广盛渔业有限公司售出的每条大黄鱼,都戴上了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描地标溯源二维码,所属商户、饲养环境、分拣装箱进程等信息一览无余,能够直接倒查至出产企业,成为“大陈黄鱼”原产地有力证明。“咱们同步加强源头把关,大黄鱼苗种有必要进行疫病和药物残留‘双检测’,每月展开饲养环境风险监测。”吴起说。
相较“外患”,“枫桥香榧”产品主产区之一,诸暨赵家镇为“内忧”焦虑。这儿90%以上农户栽培香榧,年产干果约200万斤。“产值安稳,价格却大起大落,上一年一度掉到每斤50元。”赵家镇农办主任胡舟斌说。
表面看,是这些年各地兴起栽培热,导致产能激增,加上受香榧知名度等影响,会集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消费集体没有扩大,商场供过于求。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栽培、加工方式和水平,影响产品风味,竞争优势减弱。
整个绍兴,香榧出产主体为家庭作坊,质量筛选不严厉,可能每三颗干果中就有一颗坏掉,而且炒制手法传统,每家每户还在沿袭骆成方于2011年研发的剥壳机。“这种机器用生掰方法剥壳,不免磕伤香榧的‘头’,大大影响口感。”骆成方告知记者,地舆标志首要保证“某产品产于特定区域”,若香榧的确出自法律规定的地域规模,即使没有取得授权,也归于合理运用,并不触及侵权。
如果说,纷繁的产品商场中,最先感动消费者的是品牌,那么决议口碑、回购率的关键,则是风味和质量。抱团展开、一致规范,成为浙江不少当地的地舆标志品牌展开路径。
“安吉全县有茶园证的茶农1万多户,大多自产自销。咱们借协会的力量,为小农户提供科技、销售信息,建造机械化规范厂房,打造‘宋茗’等演示基地。”安吉白茶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致出产、营销、品牌等方式,所有小农户构成安稳利益共同体,保障茶叶淡绿、鲜爽的质量,2020年“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41亿元。
赵家镇里,行将推进榧王村、宣家山村整村香榧经营权流通,逐渐实现出产会集管理;具有5万多亩香榧林的绍兴柯桥区稽东镇,正与浙江农林大学协作,立异栽培、出产、加工技艺;新近获批的《杭州西湖龙井茶维护管理条例》,以立法方式明确西湖龙井质量特征;全新发布的“大陈黄鱼”当地规范,对饲养条件、苗种培养以及后续起捕、运送、贮存等做了全方面规范……
这些当地,试图树立一种新秩序——遵守规则,维护质量,才干享受品牌效益。这也是创建地舆标志维护体系的初衷。
集聚产业能量
当然,规范终究细化到什么程度,传统工艺和现代技能之间怎么取舍,有不同声响,也需因地、因时制宜。当地特征小吃的展开思路,或许能够给咱们提供一些借鉴。
“担心‘一千家店有一千种味道’会危害名誉,又害怕规范过细会流失特征、影响立异。有人觉得店开得越多,越能打响知名度,有人觉得要走精品路线,打破‘廉价快餐’印象。”嵊州小吃协会会长李康义告知记者,2019年,协会曾发布一份制作规范,细化到一只小笼包20克、16至22个褶,但有多少从业者接受,“仍没有计算和监测”。
为此,缙云烧饼办想了一个方法,树立供应链。近年来,他们先后在全国各地扶持400多家品牌演示店,完善原材料原产地供应方式,保证烧饼风味安稳优质,提高当地特征小吃名誉。
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思路带动了一批专业特征村展开。缙云东方镇东山村,一年能卖出上万个烧饼桶陶炉膛。当地陆续涌现的菜干、小麦、木炭等基地,也带动近万名从业人员,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行走浙江,“金华火腿”“绍兴黄酒”等地舆标志产品展开路径,也与这些当地特征小吃不约而同。金华火腿的质料,就有必要选用当地出产的“两端乌”猪后腿,以保证色泽红白相间、瘦肉香咸带甜、肥肉香而不腻。如今,质料与制品双双获批地舆标志,两者相互成就,自身赢得高知名度、高附加值,更推进当地特征产业展开。目前,金华“两端乌”猪销价格格到达每公斤90元以上,远高于商场均价,年产值近3亿元。
翻阅2021年9月发布的浙江省地舆标志运用促进和维护工程三年行动计划能够发现,推进地舆标志与特征产业展开有机交融,正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浙江提出,到2023年底,全省要树立20个地舆标志优势产业,树立10个浙江省地舆标志维护演示区。眼下,“西湖龙井”“金华火腿”已当选国家地舆标志产品维护演示区筹建名单。
不止于此,浙江不少县市区还在不断拓展地舆标志产品应用鸿沟,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旅行价值、生态价值,使之成为撬动城乡展开的支点。
玉环清港镇垟根村,一个“文旦花开”创意产业园,让文旦“连上”二三产,不断优化乡村产业结构。目前,园区内已有影视、茶馆、研学基地等10余家公司入驻。上一年,村里推出“柚见山谷”等主题亲子游、房车露营等旅行产品,招引游客近万人次,助农增收200多万元。
在诸暨,浙江冠军香榧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化妆品企业SK集团联手,从香榧青皮中提炼出紫杉醇、白卡丁等物质,开发化妆品、医药产品。目前,以香榧精油为质料的“圣榧欧”化妆品系列,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让6000吨青皮变废为宝、价值翻番,带动当地一万余户榧农增收。
从文旦糕点到香榧纱线,从杨梅果醋到黄酒棒冰,从火腿香料到胡柚面膜,一个个产品,让人耳目一新,丰厚地舆标志内涵,也激活商场消费潜力。这些效益,反应到收买、销价格格上,又能进一步鼓励农户、企业精心坚持原产地风土、提高产质量量。
一旦这种良性循环树立,实现共同富裕也将具有新的活力。(记者沈晶晶、王佳、罗亚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或编译文章原文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历标示过错或触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去,谢谢。